4S店不愿明说的真相: 这5个零件越修坏得越快, 修车工告诉你潜规则
- 2025-07-02 07:16:58
- 800
只要买了车,车辆的养护是每个车主都避不开的工作。都知道买车容易养车难,有些人每次去保养维修,心里面总是战战兢兢,生怕被坑了。有一些项目不仅是坑钱这么简单,对相应的配件还有伤害,越维修,这个零件坏的越快,常见的有以下5个项目。
1. 清洗节气门
大哥,你这车2万公里了,节气门太脏了,该洗了。这话听着耳熟吗?我相信,只要你车两三万公里的时候,一定听到过类似的话语。在4S店里,清洗节气门是最经常做的项目,因为操作简单,工时费也比较高,维修师傅提成也比较高。但是,节气门也算是一个精密部件,如果清洗过于频繁,发生故障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现实修车中也遇到过洗坏了的,清洗节气门之后,当时没有坏,但开了大约半个月后,节气门坏了,需要更换节气门。
车子公里数多,部件老化后,节气门的挡板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清洗剂就会沿着这个缝隙流到节气门体里面,腐蚀内部的电路板,造成损坏。并且,如果使用的清洗剂腐蚀性较高,还会腐蚀节气门的涂层,造成进气量错误。现在的车,节气门都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当出现积碳后,会主动增大节气门开度,保持怠速稳定。直到它自己调节到极限,就不能调了,此时才是洗节气门的最佳时机。所以不要只看公里数就说需要清洗了,不严谨。
2. 变速箱
当变速箱有问题时,很多时候都会说需要大修,维修费用一万来块。但你知道吗?80%的变速箱故障,根本不用全拆大修。比如顿挫、换挡慢,可能只是油脏了或者阀体轻微卡滞,换油+重置学习就能解决。可一旦拆开维修,装配精度必然下降,修完反而更容易漏油、异响。这种较大的整体性好的部件,一般能不分解就不要分解,再组装的精度肯定下降,容易出一些问题。
3. 三元催化器清洗
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清洗三元催化,比如年审时尾气不达标,发动机故障灯亮,故障码是关于三元催化的。可以尝试清洗,但也不一定管用。如果你加的汽油合格,在正规的国营加油站加的,还能定期跑跑高速,一般是不会堵的。实际中很多车从来都没洗过,直到报废都没堵。而如果清洗特别勤,清洗剂会腐蚀三元催化内的贵金属材料,反而更容易堵塞。
4. 刹车系统
刹车片该换了,应该跑不到下次保养了,如果不换,不仅刹车力量会下降,还可能把刹车盘磨坏了,到时候费用可就高了。这个话术应该也听过吧。但刹车片到底该不该换,关键看剩余厚度,而不是4S店说的刹车片薄了,建议更换。新片一般10-12mm,磨到3mm以下才需要换。有些店,5mm就让你换,甚至还拿别人磨旧的片给你看:你看,都这么薄了,幸亏检查及时,这次换了,要不得出大问题。实际中也发现,就算还有5mm,让车主看,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因为车主根本就不知道剩余多厚需要换,甚至哪个厚度是刹车片的剩余厚度也不知道。
5. 空调系统
只要空调不凉,大概率就是缺氟了,需要加氟,这是夏天最常听的谎言。当然不仅是车上的空调,就连家里的空调,只要不凉了,让你充氟的概率也很大。空调氟利昂是密闭循环的,只要不漏,二十年都不用加,但漏的车辆还真不是很多。如果突然不制冷,八成是冷凝器脏了或者风扇坏了。如果是真的漏了,查漏才是关键。可不能直接给你加氟完事,过两个月又漏光,明年还得充,这不是浪费钱吗?
车子有问题,该修就修,坚决不能为了省钱而带病上路。但如果车子没问题,就没有必要做太多的项目,很多项目都是养护型的,不做没事,做了短期内也看不出有什么效果。养车就跟过日子似的,自己懂得多,精打细算才能少踩坑。
- 上一篇:银行柜员拿放大镜办业务被吐槽效率低
- 下一篇:中韩应坚定睦邻友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