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混元、元宝、大模型、电商四部门活水在岗期限缩至3个月

  • 2025-08-06 06:55:48
  • 302

南都N视频记者了解获悉,腾讯近期启动了活水专项,即日起活水至混元大模型、元宝、微信电商、微信大模型四个部门,不再需要“满1年才能转岗”的要求,在岗3个月即可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最早在2012年腾讯正式推出了活水计划,当员工入职后发现岗位不合适或发展受限时,员工只需在当前岗位工作满1年且最近一次绩效获得合格及以上的评价,即可申请活水转岗。

此次针对混元大模型、元宝、微信电商、微信大模型四个部门,腾讯将“活水”周期缩短至在岗3个月,或为使内部人才流动更便于应对AI时代的发展。同时,今年以来,腾讯针对AI相关组织架构已进行了多次调整,也在最近正式公开了自己面向AI时代的一套产品应用全景体系。

加大AI人才招聘力度调整AI相关组织架构

今年以来,在AI人才招聘方面,腾讯也加大了力度。就在今年4月17日,腾讯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三年内将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仅2025年将迎来10000名校招实习生。在大模型加速落地的背景下,腾讯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游戏引擎、数字内容等技术类岗位的招聘力度,技术类岗位“扩招”力度空前,占比超60%。

同时,在组织架构方面,腾讯针对AI核心产品和组织进行了多次调整。

今年2月,腾讯元宝从TEG(技术工程事业群)转入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随后在2月19日,腾讯宣布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ima等更多产品和团队也从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汇入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当时,腾讯内部人士表示,腾讯正在以高效的组织变革,持续推动AI时代的产品布局和升级。

4月底,TEG(技术工程事业群)围绕算力、算法和数据三大核心板块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两个新的部门: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分别负责探索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的前沿技术,持续迭代基础模型,提升模型能力。

同时,腾讯也进一步加强大模型数据能力和平台底座建设,其中数据平台部专注大模型数据全流程管理与建设,机器学习平台部则聚焦机器学习与大数据融合平台建设,为AI模型训练推理、大数据业务提供全面高效的PaaS平台底座,共同支撑腾讯混元大模型技术研发。

当时,腾讯相关人士表示,腾讯在快速调整组织架构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大模型行业发展,这次调整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化研发流程,进一步提升腾讯在AI领域的长期技术作战能力。

发力底层大模型、智能体和机器人

与此同时,腾讯正在进一步聚焦AI战略。就在刚过去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腾讯首次公布了自己面向AI时代的一套产品应用全景体系,即以腾讯自研混元大模型为核心引擎,构建涵盖平台能力与多元应用的完整架构,覆盖从面向B、C端的智能体开发平台,到面向机器人领域的腾讯具身智能开放平台共3大平台,再布局分布在多个行业场景中的丰富AI应用与智能体产品矩阵。通过这一体系,腾讯加速推动AI从技术突破迈向场景落地,打造真正“好用的AI”。

分开来看,在模型层,今年以来,腾讯混元大模型持续迭代、小步快跑,混元家族不断拓展:比如端到端语音模型Voice、多模态理解模型Vision相继推出。在多模态理解上,今年连续发布多款模型。在WAIC上,腾讯混元正式发布并开源了业界首个3D世界生成模型——混元3D世界模型1.0。

8月4日,腾讯混元宣布开源四款小尺寸模型,参数分别为0.5B、1.8B、4B、7B,消费级显卡即可运行,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智能座舱、智能家居等低功耗场景,且支持垂直领域低成本微调,助力开发者高效构建AI原生应用。

随着大模型的能力跃升,智能体成为行业关注焦点。此前腾讯已将大模型知识引擎升级为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以外,此次在WAIC上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升级至零代码即可轻松创建多个智能体并实现协同交互。同时在B、C端的智能体开发平台上,

ToB侧依托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服务企业级复杂场景,平台支持多Agent协同、任务流编排,同时提供企业所需的云资源连接、安全运维和专属技术服务。ToC侧腾讯元器进一步加强整合了公众号、腾讯文档、微信支付MCP等腾讯生态资源,帮助用户打造更好用的公众号智能体,可一键授权矩阵号发布、拉取公众号知识库等。

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在会上透露,这两套产品虽面向不同人群,但底层共享同一个平台能力栈,实现了开发、运行、分发的一体化协同,能够帮助不同用户打造胜任复杂场景的得力助手。

腾讯Robotics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也在WAIC上发布了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钛螺丝”,这是国内首个以模块化的方式提供大模型、开发工具和数据服务的具身智能软件平台,通过即插即用的方式面向机器人行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