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智己LS9外观: 是难看还是创新? 9系旗舰SUV只有它有轻盈感

  • 2025-07-21 13:07:17
  • 866

首先申明,我没见过这台车,只是看了工信部以及官方的一些图片。外观设计好看与否本身也是个见仁见智的事儿,所以——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7月15日,智己LS9登上工信部目录之后,我看到大家对于智己LS9的造型有很多争议,无论是在我个人社交媒体还是驾仕派的工信部目录相关文章下面,说造型不好看的不在少数。

感觉这一波下来,一直以来都以设计见长的智己可能都有点被打蒙了。但不管首波官图放出来之后别人说什么,我还是想从个人角度聊聊,我为什么觉得智己LS9造型很好,尤其是在9系SUV中,属于一台相当有设计创新的产品。

再强调一下(多叠一层甲):审美纯粹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且现在智己LS9也只发布了工信部以及自己官微上的几张图。另外,我和智己没有太多联系,这台车我也从没有见过实车,所以完全是一个路人观众的角度来看,没有所谓站队一说。

首先:说一下大型SUV目前普遍容易被诟病的问题,就是图片呈现和实车感官的差距。

由于大型SUV尺寸普遍都是5.1米以上、轴距3.1米左右,车的体量感会成为一个影响设计比例很大的问题。有时候看平面图会忽视体量感这个对造型审美有很大大影响的因素,看图片觉得小气、没有气势,特别是缺乏线条感的造型,会让人觉得过于扁平。

比如MEGA就是典型,一开始看图觉得小气,但后来看实车就会觉得体量感下还是很棒的姿态。再比如问界M9,虽然它是大型SUV,但只看图的话会觉得过于圆润、不够有气势,感觉没有和M8拉开差距。但M9实车和问界M8放在一起的时候,差距还是很明显,10万元的价差会有明显体现。很典型的情况还有尊界S800,就不一一展开说了。

所以看到智己LS9图片的时候,我个人是代入了起亚EV9和极氪9X的体量感,尤其是接近5.3米的车长和1.8米的车高,这么大尺寸的一款方正造型的车停在面前,我相信整个设计还是会很有压迫感。

这种大体量所带来的威严感,是这个级别尺寸的SUV最起码的要求。

不过由于没有正侧面的图,没办法看到智己LS9的侧面比例和标准姿态,也可能会是短脖子,也有可能侧面会很厚——但我个人认为智己LS9因为车身尺寸够大,设计师就有了更大的空间去调整这些细节,包括22英寸的轮毂尺寸,出街亮相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二点我觉得智己LS9造型上做得很好的是,找到了大型SUV霸气与简洁的平衡。这有点让我想起了Macbook Pro 16寸版本的风格—— 一个大尺寸的笔记本电脑,但整个造型依然简洁,这样就不会给人那种很笨重的感觉。

智己LS9上面没有很多同级SUV上那些过于复杂的线条和装饰件,还是遵循了新能源车的简洁感。类似的设计是问界M9,但问界M9是走的一个圆润、鹅卵石的造型风格,不是传统大型SUV那种霸气感。

而智己LS9在保留了方正硬朗造型的同时,对车身做了极简的勾勒,整车呈现出了一种极简科技的感觉,这种平衡其实并不多见。同样可以找到的类似风格还是起亚EV9,用了大量纯平的型面来营造科技感,但是方正的轮廓又具备了中大型SUV应有的气质。

如果看腾势N9、极氪9X这几款车的外观就会看到,它们其实都选择了大量的饰件来装饰前脸和侧面,显得很美式老钱风格,更像是林肯领航员、凯迪拉克凯雷德这种,用装饰件来进一步强调体量感,但有时候拿捏不准的话,会把大型SUV的笨重感体现出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视觉上太重了。

智己LS9正面和侧面的型面,我个人就很喜欢,封闭式前脸、平整的侧面设计,包括车顶也没有行李架、完全是纯平的,给人感觉就很干净。而且从日行灯到镀铬饰条,所有的线条都很纤细,为整台车增加了一些轻盈感,不像同类型车习惯于去放一些很大面积的镀铬面。

这种纤细的设计,很符合当前互联网的审美,比如你看现在那些很精致的短视频字幕,都会选纤细的轻量化字体。包括奔驰自己有专用的中文字体,也是偏细的、给人一种轻盈但不失权威正式感;还有苹果最新的iOS26的界面,UI也变得很透明,也是想体现一种轻盈感。

所以智己LS9这种轻盈感的设计其实很有前瞻性,没有简单去走重镀铬饰件的跟随路线,已经是一种在设计理念上的进步了。

我们还可以看到,智己LS9虽然是方盒子造型,但没有采用的那种很锐利的直线条和倒角,而是整体呈现了圆润的边角处理,这也是很像苹果设计的地方。

方正造型带来了整体的体量感,而大R角的圆润边角设计,其实又会让人觉得有一种人文气质,不会拒人于千里。

因为视觉上,锐利的倒角都是让人天然不愿意去近距离接触的。如果去看福特Bronco或者坦克300这类硬派SUV,也有类似的处理,而不是去搞得很直线条。因为锐利的线条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显得太生硬、也会拉低精致感。

有一个例子是大G,众所周知的直角线条设计已经是传世经典,但你会发现其实新款的大G相比老款,在车身很多直角的处理上也在隐藏多余修饰,很多直角近看都被处理成圆润的角而不是尖锐的角,这也是面向现代的轻盈感视觉体验而来的案例——你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新款大G还是老款大G。

这也是为什么智己LS9减少车身外饰件的原因,因为饰条太多,就会多出很多生硬的倒角线条。

这里可以多聊聊智己LS9的大灯设计,很多人吐槽的就是智己LS9的大灯,可是我却觉得设计得很有新意。

智己LS9在灯组上采用了一种相对复杂的组合,一组贯穿式日行灯,两侧是7字型组合灯罩,两侧还集成了垂向的日行灯。第一次出现在智己LS6增程版本上,一出来大家都觉得不好看,很多人觉得相比于之前智己家族式的L型灯组完全不同了,缺乏流线感。

我却觉得这个设计完全可以接受,甚至还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新迭代。一个是灯罩同样沿用了之前纯电车的L型圆润外轮廓,但是整体增加了更竖直的形状,来贴合整个方正的车头。

为什么要有这样一组竖直的灯组造型?这应该是和很昂扬高车头设计配合,而高车头是因为前舱会有增程器,而不是之前智己家族那种很俯冲、处理得尽量薄的前脸,并且从之前偏向女性的优雅风格,变为能满足男性审美的中性风格——在9系上,默认采用高车头设计也很正常,连带LS6增程版也改了,但猜测这个设计点应该是LS9先采用的。

在大灯上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地方是,智己没有选择做隐藏大灯,而是把组合大灯采用横竖两组组合,竖灯设计在凯迪拉克上是标志性的,智己LS9又增加了原有设计DNA当中的横向灯组,那么这个灯组的面积就会变得很大了。

同时智己LS9还刻意弱化了日行灯的存在感,别家现在都是把日行灯做得足够粗壮、大有代替前灯作为视觉中心的趋势,而智己LS9则是把日行灯做得非常纤细,类似于装饰条的设计。

这样的灯组设计,我觉得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让封闭式前脸看上去层次感更丰富,两侧7字型灯组占用的面积足够大,就不用在前脸额外做一些饰板、饰件来丰富视觉层次,也同样符合科技简洁的定义。

其实智己LS9在灯组上的创新是放到了车顶——在智己LS9的车顶除了激光雷达之外,还可以选择露营灯和车顶照明灯。看申报图细节,车顶照明灯有点类似于现在别家用在中网的灯幕,感觉像是会有一些星空效果。

智己LS9的侧面和车尾设计其实都延续了前脸的简洁感,可能就是侧面车窗线在D柱小窗做了一个跃阶设计,这在别克GL8上很常见。而且车窗下沿的镀铬饰条做了一圈环绕设计,比同级别车型那种强调粗壮D柱的设计更与众不同,也更有带有了一点MPV的风格。

另外从侧面图可以看到,智己LS9的车顶还做了一个下滑的设计,类似于揽胜的风格,只是后悬看上去偏长,没有揽胜的上紧致感。

智己LS9的尾灯设计也很有意思,可以看到对目前LS6、L6那种凸型尾灯的传承,但是因为LS9没有小鸭尾的需求,所以做成了类似于宽幅贯穿灯组,细节依然还是很圆润的。而且车尾四平八稳的线条、底部保险杠宽厚的细节,没有过度去强调大量的镀铬件,显得非常简约和耐看。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不管是侧面还是尾部,智己LS9的原创度很高,没有像其他车型那样照搬揽胜的前翼子板垂向旗标的设计,也没有模仿尾灯的环形元素,甚至底部侧裙也没有用黑色饰板来掩饰厚度。

因为智己LS9的设计细节就已经让这款车看上去足够有轻盈感,不用增加那些障眼法。

基于以上理由,我个人真的很喜欢智己LS9这套外观设计,它让一辆5.3米车长的大型SUV有了一种具有时代科技感的轻盈感知,打破了这个细分市场“以沉稳为尊”的传统理念,这点很了不起。

据说整个项目打磨了很长时间,所以我能感知到很多细节的优化和考虑确实是很用心,如果替换成所谓的传统大灯或者增加一些粗犷的饰条,反而破坏了整车的感知。

当然,最后还是要给智己提点意见,就是工信部的官图都拍得那么精致,结果官方释放的图片分辨率低得可怕,乍一看还以为是视频截图(感觉上大概率就是截图),车辆线条都是一团糊,完全不高级。

既然是旗舰车型,智己在发布物料上就不能上心一点吗?有时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第一次亮相就被带偏了,后面要拉回来就更难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