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放十辆车”, 撬动千亿美元的赌局

  • 2025-06-29 12:35:01
  • 235

一场只动用了十辆车的试点,马斯克却用它让资本市场集体沸腾。不到一天,他的个人财富增长了190亿美元。

这场变现奇迹的幕后,是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的Robotaxi服务——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

十辆Model Y焕新版、限定区域、限定用户、附带安全员,一切都显得小心翼翼。马斯克不是不想搞大,而是深知这一步不能踏空。

特斯拉坚持用“纯视觉”路线推进自动驾驶,避开了激光雷达这种“重装备”,以低成本换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但也因此,这条路并不好走。

Robotaxi试运行期间的表现,算不上完美。方向错误、急刹车、系统介入的争议——这些“小毛病”仍提醒人们:这套系统还远没成熟到可以彻底放手。

可资本市场从不等人。特斯拉股价大涨、估值上调,瑞银甚至给出了3500亿美元的Robotaxi市值预期,仿佛明天Robotaxi就能跑遍全美。

这种情绪其实不新鲜,对技术乐观,是硅谷的一种本能。

站在乘客角度来看,自动驾驶出租车确实有吸引力。便宜、不用付小费、稳定、不尬聊,甚至对女性和孩子来说更安全、更舒适。这些体验优势一旦转化为市场需求,无疑会压迫传统网约车平台的生存空间。

可要把Robotaxi铺到旧金山、洛杉矶,再到全球,还需要更硬的技术、更稳的制度保障。

Waymo用了一年才推向奥斯汀市场,特斯拉的节奏明显更激进。而监管从来不是看你愿不愿意配合,而是等你出事再出手。

马斯克并不避讳Robotaxi的商业图景——高毛利、高频使用,甚至最终变成“汽车即服务”的平台经济。这和他其他“火星计划”一样,愿景足够远大。但就眼下看,特斯拉仍站在试验台上,每一次错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在这个尚未成熟的自动驾驶时代里,马斯克押上的不仅是车队和估值,更是市场对他一贯“画大饼”的容忍度。这一次,他不是在开发布会,而是真上路了。

技术变革往往不是因为技术最完美,而是因为有人敢先把它推向市场。马斯克显然是那个最敢“先干起来”的人。至于能不能干成,还得看这十辆车能不能跑出人们的想象和预期吧。

如果这是一场豪赌,那它的赌注早已不是汽车,而是未来出行方式的重构权。

马斯克,放了十辆车,却掀起了整个产业的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