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拳整治销量造假, 汽车行业迎来变革, 消费者购车更需谨慎
- 2025-07-02 14:45:57
- 631
汽车圈的“零公里二手车”到底是不是皇帝的新衣?说白了,这事儿真能瞒天过海?
最近,长城汽车的魏建军大佬直接开炮,说现在“零公里二手车”都成啥了?瓜子、闲鱼上几千家在那儿吆喝,你品你细品,这水得有多深?国家也坐不住了,赶紧把几大车企、经销商、二手车平台叫去开会,琢磨着怎么把这事儿给捋顺了。
啥叫“零公里二手车”?简单粗暴点说,就是新车还没卖出去,就上了牌、过了户,直接变身“二手车”了。为啥要这么干?这背后啊,猫腻大了去了。
这事儿的源头,还得从汽车销售的套路说起。为了完成任务,一些经销商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3年的报告就说了,不少品牌经销商库存压力山大,车都压俩月了。主机厂呢?指标压得死死的,完不成任务就扣钱。经销商没办法,只能把库存车上了牌,再卖给二手车商,回笼点资金,苟延残喘。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有更骚的操作。有些车企为了完成“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指标,虚报销量,骗补贴。车没真卖到农村,而是通过“零公里二手车”流入城市,把国家的钱给套走了。啧啧啧,这算盘打得,都快崩到我脸上了。
你以为“零公里二手车”只是刷销量?Too young too simple!更重要的是处理库存。经销商模式下,新车卖不动就会积压库存,资金压力巨大。把车上了牌,批发给二手车商,虽然亏点,但至少能回笼大部分资金,还能完成车企的销量任务。对极度依赖现金流的经销商来说,“零公里二手车”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说到这,不得不提2022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汽车金融服务费乱象。虽然和“零公里二手车”没直接关系,但也反映出汽车销售环节的不规范。这些乱象,说白了就是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被蒙在鼓里,任人宰割。
这几年,比亚迪崛起,2023年销量突破300万辆,牛是真牛,但也引发了产能扩张的讨论。产能大了,卖不出去咋办?库存积压,又得靠“零公里二手车”来消化。
更刺激的是特斯拉,动不动就降价,搞得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鸡飞狗跳。为了应对特斯拉的降价压力,其他车企也纷纷跟进,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利润下滑,怎么办?“零公里二手车”又成了降低成本的手段。
消费者买车图个啥?不就是图个放心、省心嘛。但“零公里二手车”呢?库存车可能放了几个月,油液、轮胎、电瓶都老化了,买回去没多久就得换,又是一笔开销。而且,这车一到手就是第二手了,保值率肯定受影响。更坑的是新能源车,质保政策一般只针对首任车主,过户后就没了质保。
有些城市为了刺激消费,取消了限购。短期内可能刺激销量,但长期来看,如果市场需求跟不上,库存积压,又会加剧“零公里二手车”现象。
国家这次出手,说白了就是要规范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估计研讨会上,会要求车企避免过度扩张,降低对经销商的指标要求,二手车平台也得管管,不能再卖“零公里二手车”了。
这些车企、经销商搞“零公里二手车”,玩的是虚假繁荣,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利益。消费者被蒙在鼓里,其他品牌也被裹挟进价格战,谁也捞不着好。
汽车行业要变天了,是刮骨疗毒,还是头痛医头?咱拭目以待。
北京市炜衡(福州)律师事务所 赖成龙律师提供法律支持。
- 上一篇:泰方回应军官在国防部宴请中国
- 下一篇:坠湖女司机独自抚养个大学生